甘阳 | 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编 者 按
本文系甘阳教授在首届大学-中学论坛(2018年)的开幕演讲(节选),编者重拟题目,感谢甘阳老师支持“古典与文明”公号。大学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君子,
不是社会成功人士。
甘阳教授在首届大学–中学论坛(2018年)上致辞
首先,特别感谢北大教务部和北大教育学院主办这样一次非常不同寻常的会议:大学和中学的对话。大学与中学的关系历来密切,但我们现在感觉,近来的大学和中学关系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关系,或者成了单纯的市场供需关系。虽然不得不承认这种关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希望大学和中学首先有超越功利主义和市场供需的关系,应该首先是共同关心学生教育成长或“育人”的关系。我想这是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借今天的机会,我想提个人对会议的几点期待。
新雅师生冬至聚餐(新雅书院十北楼,2019年)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冬至晚会(2019年)
梅贻琦(1889-1962)
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甘阳老师给新雅2019级学生上“新生导引课”
甘阳,清华大学新雅讲席教授,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历任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创院院长,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创院总监,新雅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
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大学理论。
著作
[德] 恩斯特·卡西尔 甘阳译 《人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初版
甘阳《我们在创造传统》 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马克思·韦伯(德) 甘阳译《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1989年
甘阳 崔之元编《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
马克斯·韦伯 甘阳编《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韦伯文选一》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
马克斯·韦伯 甘阳编《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韦伯文选二》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甘阳 《政治哲人施特劳斯》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甘阳 ,李猛 编《中国大学改革之道》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甘阳:新时代的“通三统”中国三种传统的融会 书城 2005年06期
甘阳:通识与道德法学教育的人文之维 世纪商业评论2005年11期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甘阳 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甘阳,陈来,苏力主编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8月
甘阳 《古今中西之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12月初版 2012年1月第2版
甘阳 《将错就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4月
甘阳 《通三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12月
甘阳 《文明·国家·大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1月
发表文章
甘阳: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 《开放时代》2005年01期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 《读书》2006年04期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甘阳: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 《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5期
甘阳: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 《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5期
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 《读书》2007年06期
甘阳:中国道路还是中国模式 《文化纵横》2011年05期
甘阳:论美国内战宪政理论的四个问题 《社会观察》2011年11期
在新雅书院已开设课程:《自我,他人与社会》
以上信息援引自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官网
延伸阅读
● 甘阳 | “战争与和平”问题正浮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大的问题 ● 华人大学理念九十年(2003年) | “甘阳与当代中国文化意识”之五 ● 特辑|甘阳: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是否做到不忘初心 ● 特辑|“我相信中国文明有其天命”——专访甘阳
● 甘阳 | 广岛轰炸再反省 ● 李猛 | 我们在现代大学里学习什么? ● 谁来教育老师? ● “通识阅读”书单 | 2021年,我们曾如此阅读世界
(编辑:三尧)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